考研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考研资讯

簠簋怎么读(笾豆簠簋怎么读)

时间:2023-10-0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考研资讯

簠簋读fǔ guǐ

簠簋读fǔ guǐ

1.出处

《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田)穰苴对曰:‘夫御寇敌,诛悖乱,臣请谋之。若夫布荐席,陈簠簋,君左右不乏,奈何及于介胄之士耶?’”

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滇人王聚洲,以庶常授工科给事,素有才名,慷慨论事,物情甚向之。忽为郑御史环枢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满纸。王不待处分竟归。”

2.簠的介绍

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方形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guǐ)。"(共:供,簋: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参考资料:王力主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簠为古代盛载祭物的第二等盛器,是主要盛放稻、粱的方形器皿(第一等盛器为簋,主要盛放黍、稷),文献中又称“胡”或“瑚”。此器呈长方形,口外侈,腹下收,下有四矩形短足。

3.古籍释义

古文朹《广韵》居洧切《集韵》《韵会》矩鲔切《正韵》古委切,音晷。《说文》黍稷方器也。《广韵》簠簋,祭器,受斗二升,内圆外方曰簋。《周礼·冬官考工记》旊人为簋,实一觳,崇尺。

《疏》祭宗庙用木簋,今此用瓦簋,祭天地及外神,尚质,器用陶瓠之意也。《易·损卦》二簋可用享。《注》离为日,日体圆。为木,木器圆。簋象,则簋亦以木为之也。《诗·秦风》於我乎每食四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