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考研报名

江西省考研报名费用多少(2024年考研有多少人报名)

时间:2024-10-0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考研报名

此外,南昌大学还拥有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福州大学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73位。江西报名考试费150元,邮寄、档案材料费30元。考生可依据各省市报名公告进行查询。

江西考研确认时间

2022年11月1日-11月4日。

江西网上确认时间:

网上确认时间:2022年11月1日-11月4日。

材料上传时间:2022年11月1日9:00-11月4日17:00,逾期不能上传,审核不通过需要补充上传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5日12:00。

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网上确认环节,非当地户籍往届生要提交的资料见下方:

1、本人最近三个月之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片,白色背景。

2、本人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电子照片,正、反面都需要上传。

3、本人手持身份证电子照片,显示拿证的手臂与上半身,身份证头像面朝前,内容完整清晰。

4、非当地户籍的往届生,上传毕业证书照片(毕业证书丢失或未通过学历网上校验的考生上传《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者《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工作单位出具的工作证明与三个月社保凭证或者单位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

以上内容参考 中公考研-11月4日最后一天!江西省2023考研网上确认今日

2024年考研有多少人报名

 预计2024年考研人数将达到500万人。

2024考研院校推荐:

一、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是江西省最好的大学,是国家第一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南昌大学还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作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和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报考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因为,南昌大学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132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还拥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此外,南昌大学还拥有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两院院士3人,与部分985工程大学基本相当。

南昌大学在考研过程中,对于进入“复试”的考生,一律不加歧视,对于“双非”大学和“四非”大学的本科生报考,均“一视同仁”。

南昌大学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67位。在《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69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昌大学不愧为“江西省最强高校”。

二、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被誉为中国“法学最强”高校。

中国政法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高水平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还是入选“2011计划”大学,是入选了“111计划”的高校,还是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

中国政法大学设有19个教学单位,还开设有26个本科专业。目前,中国政法大学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政法大学在招收硕士研究生时,已经形成“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学子,没有对“双非”大学或“四非大学”设置“准入门槛”等奇葩做法。

中国政法大学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72位。在《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50位。

三、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是福建省除厦门大学之外的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福州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第一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福州大学曾经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三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福州大学目前设90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1个国家培育(重点)学科,拥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

此外,福州大学还拥有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曾经多次获得过国家三大科技奖。

2024年考研,福州大学的经典做法是,对于所有院校的毕业生,都不加以歧视,尤其是不歧视“双非大学”毕业生或者“四非大学”的毕业生,这种做法得到了广大考生的高度赞赏。

福州大学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73位。在《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75位。



报名费多少

你好,耶鲁考研为你服务
  不同省份报名费用不同,具体如下:
  河北 160元/人

  辽宁 150元/人
  安徽 150元/人
  浙江 120元/人
  新疆 120元/人
  广西 报名费40元/人,考试费每科40元/人
  云南 每科45元/人
  甘肃 每生每科报名考试费30元 (满分为300分的综合科目每生每科50元)、考生电子档案费每生30元。

  江西 报名考试费150元,邮寄、档案材料费30元。
  江苏 120元/人
  内蒙古 190元/人
  北京 初试费138元/人,复试费100元/人
  山东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专业收费标准为220元/人,其余专业收费标准为180元/人

  四川 180元/人
  福建 160元/人
  天津 50元/人、考务费30元/

  重庆 200元/人.次
  河南 200
  具体的缴费情况,还要参考当年的公告为准,祝备考顺利。

考研报名费多少?

2013年考研报名费各地不一,有120的,130的,150的,170的,还有200的。考生可依据各省市报名公告进行查询。
甘 肃   每生每科报名考试费30元;综合科目每生每科50元
云 南   每人每科45元
四 川   180元/人
山 东   180元/人
河 北   100元/人
北 京   初试费138元/人;复试费100元/人
具体可到下面网址查询
http:///kaoyan/news/1209/998250.shtml
    推荐阅读
  • 制定考研复习计划高效备战决胜之道

    每个阶段的目标应该具体且可量化,这样可以更好地跟踪自己的进度。合理分配时间,将重要的内容安排在最佳学习状态时段。适当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调整,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升。合理安排和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干扰,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最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坚持信心和决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为考研取得优异的成绩做好准备。

  • 考研学科选择如何熟悉各专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合理定位

    同时,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学科讲座等活动,与相关专家学者交流,深入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和研究方向。总的来说,熟悉各专业方向和合理定位就业前景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学科内容、与相关人士交流、调研就业市场和自我实践等方式来获取信息,最终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前途发展等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

  • 如何有效备考考研英语阅读

    同时,关注每年的考研英语阅读动态和变化,时刻保持对备考资料和相关内容的关注。

  • 选择合适的考研真题提升备考效果

    在选择考研真题进行练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析解题过程中的得失,及时总结复习中的薄弱环节,多角度地提高备考效果。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备考指导书籍和培训机构的推荐,寻找合适的考研真题。

  • 考研心理学专业备考指南突破困难的关键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计划地加强。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每个阶段的学习效果。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牢记上述指南并坚持努力,就能够突破困难,取得好的成绩。

  • 考研教育学专业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保持自信,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有逻辑地组织语言。如果面试时遇到问题或困惑,可以请求面试官的帮助或解释。最重要的是,面试时保持冷静和放松的态度。相信自己的准备和能力,积极参与面试过程,尽可能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 考研数学常见错误点剖析提醒和避免常见错误

    虽然公式在解决问题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形和运用。因此,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避免解题时陷入偏差的思维中。总之,考研数学是一个需要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和严谨性的学科,避免常见错误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积累。多做练习题,多总结归纳,加强对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相信可以在考研数学中取得好成绩。

  • 2023考研英语单词记忆技巧与复习方法

    按照计划每天分批背诵,确保每个单词都得到了充分的复习。组成一个单词库,每天背诵和复习几张卡片,同时检查自己对词义和例句的理解。例如,将表示相同感情的单词放在一起,将表示时间的单词放在一起等。在写作时尽量使用已学的单词,以加深记忆。一些APP会提供单词记忆的游戏和测试,使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 从零到一掌握英语阅读技巧百度规范下的最佳实践

    在阅读时,可以尝试回答问题、摘录重要信息或进行笔记。这样可以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 2023考研数学解题思路分享提高解题效率

    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要注意挑选质量好的习题集,并结合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进行练习。先明确问题的要求,分析所给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始终保持逻辑性和严谨性。这样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更快速地确定解题思路和运用相应的定理和公式。如果遇到难题或者做错了题目,要及时反思并找出解题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之后的学习中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