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考研报名

江西考研报名缴费多少钱一年(考研报名费是多少)

时间:2024-10-1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考研报名

考生可以参考报考省份的公告,提前了解是网上支付报名费还是现场确认支付报名费,不要错过支付时间。我省各类考生报考费为每生150元,采取网上支付方式收取。报考费缴纳时间截止至10月25日,逾期不得补缴。河南系统会自动提示考生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但是,这个费用的多寡并不是取决于报名所在的学校,而是取决于所在的省份。

考研报名费用

考研的报名费用在120-200之间,在不同的地区,报名费用是不相同的。考生可以参考报考省份的公告,提前了解是网上支付报名费还是现场确认支付报名费,不要错过支付时间。

各省份考研报名费用

省份报名费用北京初试138元/人,复试100元/人天津报名费50元/人,考务费30元/科河北160元/人内蒙古190元/人辽宁150元/人吉林200元/人黑龙江150元/人江苏120元/人安徽150元/人福建160元/人江西150元/人山东180元/人河南112元/人湖北4科190元/人,3科130元/人湖南180元/人广西报名费40元/人,考试费用40元/科海南每人每科38元重庆200元/人四川180元/人云南每人每科45元陕西90元/人甘肃4科150元/人,3科140元/人,2科90元/人青海160元/人宁夏180元/人新疆120元/人贵州4科150元/人,3科140元/人,2科90元/人山西4科180元/人,3科135元/人,2科100元/人上海128元/人浙江120元/人广东40元/科西藏4科220元/人,3科184元/人,2科148元/人

最后总结,通过以上关于考研报名费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考研报名费用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报名费

考研报名费多少?不同省份考研报名费用各不相同。

研究生考试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

考研a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1、北京(网上缴费)

北京考研报名费多少?依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规定,对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收取初试费138元/人,招生单位(含免试生接收单位)可对复试考生(初试合格进入复试考生和免试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

2、天津(网上缴费)

依据津价费[2001]417号文件规定,收取报名费50元/人、考务费30元/科。不同类专业报考费收费标准如下:

管理类综合能力科目的专业:报名费:50元/人,考务费:60元/人(30元/科 * 2科),合计报考费:110元/人。

非管理类综合能力科目的专业:报名费:50元/人,考务费:120元/人(30元/科 * 4科,注:考试科目为3科的专业由于第三科满分为300分,故考务费用按4科核算),合计报考费:170元/人。

网上关于考研的消息、咨询非常多,但也比较琐碎,需要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分析。我当时是在高途考研报的全程班,会有老师为你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还会提醒你近阶段应该做的事情,我感觉是很方便的。

3、河北(网上缴费)

依据河北省相关规定,对在河北省报名考试的考生,收取硕士研究生报考费160元/人。

4、山西(网上缴费)

按照《山西省物价局山西省财政厅关于重新核定研究生招生报名考试费标准的通知》(晋价费字[2014]323号),在我省参加硕士研究生初试报名考试费标准为:4科每人次180元,3科每人次135元,2科每人次100元。

5、辽宁(网上缴费)

考生须缴纳报考费才视为有效报名。我省各类考生报考费为每生150元,采取网上支付方式收取。报考费缴纳时间截止至10月25日,逾期不得补缴。

6、吉林(网上缴费)

按照我省有关部门规定,所有硕士研究生报考专业缴费标准均为每生200元。

考研专硕报考费

江 苏  120元/人
  江 西  报名考试费150/人
  福 建  报考费160元/人
  甘 肃  考试费每人每科30元(满分为300分的综合科目每生每科50元)
  浙 江  报考费120元/人
  云 南  每人每科45元。
  湖 南  考生在网上填报信息后,系统会自动提示考生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
  北 京  初试费138元/人;复试费100元/人
  广 西  报名费40元/人,考试费40元/科
  河 北  报名考试费160元/人
  四 川  报名考试费180元/人。
  河 南  系统会自动提示考生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
  天 津  收取报名费50元/人、考务费30元/科。
  山 东  考研报名费180元/人
也可以去考研网看一下,望采纳

考研报名费是多少

每个地区的考研报名费都不一样,并且报名费在专业上也有差异。基本在120-220元之间。
考研的花销首先是要用在“报名费”这一个项目上。为了能够考研,无论是在全中国的哪一个省市,都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去参加的。而每一个地方的费用又都有些些微的差别,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依据不同的报名地点而有所不同。
但是,这个费用的多寡并不是取决于报名所在的学校,而是取决于所在的省份。尽管不同的省报名费用不一,然而差距也并不是太大,大概位于一百元到两百元之间。



扩展资料:
研究生的学费根据专硕和学硕这两大分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专硕的学费比学硕的学费贵。读取专硕的同学每年的学费在1万到2万元左右,而读取学硕的同学一年的学费一般在8000到1万元左右。
除去学费以外,还有住宿费和生活费需要自己打理,一般学校的住宿费在800元到1200元左右,而学费则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 浙江政务服务网- 考研报名今起缴费 杭州考生可使用浙江政务服务网手机缴费!
    推荐阅读
  • 考研复试面试技巧总结从形象到礼仪让你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一般来说,男生可以选择西装或者正装,女生可以选择正装或者裙装,避免穿着过于花哨或暴露。要保持目光正直,不要东张西望。注意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如指甲修整干净,头发整齐,不要有异味等。总之,在考研复试面试中,通过良好的形象和礼仪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展示自信、专业又有修养的形象,与面试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 彻底解析考研政治复习重点让你轻松应对考试

    -中国政治过程:重点学习中国政治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决策和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过程。

  • 名师专访考研成功学习方法探讨与实践分享

    建议考生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并将其分解为每个阶段的小目标,以便更好地管理时间和测量进展。其中之一是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此外,合理地使用学习资源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此外,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支持网络也能够帮助考生度过困难的时刻。无论目标如何,只要与自己的内心需求相契合,并加以持续的努力,就能够激发起自我驱动的力量。

  • 2023考研政治常考知识点梳理备考用书推荐

    2023年考研政治常考知识点梳理备考用书推荐如下: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是一本必读的政治书籍,详细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剖析考研数学难点精妙解题思路大揭秘

    对于高等数学部分,难点主要集中在微积分和常微分方程。熟练掌握特征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齐次方程和非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求解。通过确定向量空间的基和维数,可以更好地理解向量空间的性质和解决问题。此外,多做相关的习题和真题,并及时总结和归纳解题思路,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 数学考研必备公式记忆技巧与解题思路分享

    这样可以使记忆更加有条理,也有助于在解题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关的公式。例如,导数和微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理解它们的定义和性质来记忆相关的公式。不仅要知道公式本身,还要知道它们的定义、性质和推导过程。也可以使用手机应用或电子记事本等工具进行记录和复习。可以做一些经典例题和模拟题,同时注意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 2023考研数学解题思路分享提高解题效率

    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要注意挑选质量好的习题集,并结合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进行练习。先明确问题的要求,分析所给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始终保持逻辑性和严谨性。这样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更快速地确定解题思路和运用相应的定理和公式。如果遇到难题或者做错了题目,要及时反思并找出解题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之后的学习中进行改进。

  • 河南2022考研报名费多少(研究生考试报名费各是多少钱?)

    考研的报名费是多少?研究生考试就交一次费用,,价格在120到175之间这个价格是各个省自己定的。。

  • 考研政治备考要点详解百度搜索引擎全面解读考研大纲

    重点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论述、新实践、新要求。重点关注中国对外政策,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倡议。

  • 如何制定高效的考研学习计划详细指南来了

    建议将重点、难点、易错点标记出来,以便在备考过程中集中复习。将每个科目的重点知识点、练习题等合理安排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复习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注意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记住,制定计划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执行。坚持并按照计划进行,一定可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